何時該為孩子創造雙語環境?

許多為人父母者可能常在思索:到底該如何讓孩子同時學好母語跟第二外語?答案是:越早越好! 

根據研究顯示,其實嬰兒在還沒出生前,就已在開始學習語言了!嬰兒會在子宮裏摸索著外界語言聽起來是怎麼樣?而且母親的聲音正是胎兒最常聽見的聲音之一,所以出生後他們不但能認出母親所使用的語言,甚至擁有區別數種語言的能力!

研究還指出,原來事實上一歲前才是孩子們學習第二語言的最佳時機!通常出生後即接觸兩種語言的小孩,也能成為這兩種語言的母語使用者;相反地,成人後再開始學習第二種語言,非常難以達到類似母語使用者的流利程度。

一歲以前其實是黃金期

遽聞,新生兒的腦子其實擁有區別全部800種發音的能力!他們有能力學習任何他們聽見的語言。而到了6-12個月大時,在單語環境成長的嬰兒會變得較專精於學習母語使用的發音,再到1歲之後,他們會開始失去區別各種外語發音相異之處的能力。 

與此同時,如果從出生就開始學聽兩種語言的嬰兒又會是怎樣的情形呢?到底嬰兒的腦子能否專精兩種語言?研究觀察顯示,來自英語家庭的嬰兒,專精於處理英語的聲音,但卻不擅於處理西班牙語的聲音;另一方面,來自英、西雙語家庭的嬰兒則擅於處理兩種語言的聲音。 

這意味著,嬰兒的腦子能夠適應他們從照顧者處所聽見的單一一種語言或數種語言。

語言切換並不會讓小孩混淆

另一個為人父母者常見的憂慮是:雙語會不會容易造成孩童學習階段在語言上的混淆呢?

研究指出:雙語兒童能夠習得語言切換,原因是出自於身邊陪伴的大人們也這麼做;研究者還提醒,這類語言切換的能力是雙語環境下孩子們的正常語言發展過程,甚至可視為現今所謂「雙語優勢」的起源。而持續在語言之間切換,不但不會混淆,還能間接帶來提昇認知能力的優勢。

研究也發現,雙語環境下的成人和小孩們的大腦執行功能較佳,特色是可更輕易地移轉注意力、在「任務」間切換、並解決問題。不只如此,雙語使用者在思考語言、理解語言的能力也比較強,有研究證據指出,雙語者甚至連在學習第三種語言時也會比較輕鬆。

由此可知,如果爸爸媽媽們希望小孩會講一種以上的語言,最好能及早啟動,專家建議可在孩子連第一種語言都還不會講的時候即可開始!不但不會混淆,甚至有助於提升孩子們在其它學習層面的認知能力!不過從教育界累積的經驗顯示,孩子如果還太小,家長們最好能學著放手、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英語,但爸爸媽媽切記不要得失心太重,最好是小朋友發自內心地自由學習。

孩子探索英語的5大重點

1. 提前學外語,不該只是為了「贏在起跑點」提早學外語是好事,然而對學齡前幼兒開始接觸英語這件事,家長應抱持更開放、更正向的態度,讓孩子透過學習過程自然而然地接受地球村的多元文化。

2. 語言是溝通工具,不是用來表演的:學語言的初衷應為「溝通」,目的是透過語言表達自身想法,讓對方更理解彼此!學外語更是如此,爸爸媽媽應以孩子的需求為優先,教學上側重口語溝通。過往臺灣的教育環境常利用背讀本、演講比賽的方式來學英語,但是真正有效的外語學習應為「浸潤式」學習,亦即在各種生活情境下自然使用英語,小朋友的學習也會更有效。

3. 沒有壓力的學外語:學語言要放輕鬆,別給孩子太大壓力,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學習動機!如果孩子想學就鼓勵他。許多家長常常對「雙語學習」感到過度焦慮,擔心孩子沒學好會「輸在起跑點上」,且也因此一昧追求效率,只想立即看到學習成效;不過換個角度想,如讓孩子從生活或遊戲中學習,喜歡上英語就能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4. 把學習的選擇權留給孩子:學好英語,不該只是把孩子推出門去上英語課。相反地,家長們應當事先觀察孩子對哪些事情感興趣。而在提早學習外語的過程中,讓孩子維持「探索新事物」的興趣。一旦孩子摸索出學習的樂趣,自然而然就會喜歡上。

5. 別為了顧著學外語而放棄學母語:鼓勵孩子學外語非常好,但不要忽略了「母語」的閱讀能力及表達能力,學好母語也能成為孩子學習外國語的助力!

看完上述介紹,各位爸爸媽媽們是不是對孩子的雙語學習更有頭緒了呢!我們的孩子越早學習越好,但是要用對的方式才不會造成反效果哦!讓孩子喜歡上雙語學習才是最根本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