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古時訂婚嫁娶,女方必須請親友吃「龍鳳大餅」(「龍」指的是肉餅,「鳳」指的是鳳梨餡大餅),鹹甜湊成一對,正好成為充滿喜氣的訂婚喜餅。當時鳳餅內餡是冬瓜餡與鳳梨餡各半,滋味偏甜、口感綿密滑順,深受消費者喜愛。當年顏家長輩擔任多屆台中市糕餅公會理事長,同時為了參選公職,常常分享自家糕餅以待客,取其具有好兆頭的「旺來」之鳳餅,改良為方塊形狀的小餅,研製出當今風靡全台的迷你鳳梨餅,是台灣鳳梨酥的前身
 




「顏新發」第一代顏瓶先生,因負責日本官方機構的羊羹訂單,深受日本細緻糕餅文化影響,進而與台灣在地糕餅文化融合。傳至第二代顏樹木先生,當時台灣受日本總督府統治,搭上前往日本工作學藝的時機潮流,在1940年前往日本皇室御用糕餅大商社習藝,在「板垣正二」師傅的指導下,習得燒菓子與洋菓子製作技術,看到日本各地都以糕餅作為特產,一心期許開創台中當地特產,學成返台後,與父親聯手研發鳳梨酥。
 




「顏新發」第二代顏樹木先生,有著日本習藝的深厚製餅技術,除了將鳳梨酥尺寸修飾改小,更改良配方,將西方特色的酥鬆曲奇餅皮,以天然進口奶油溶入淡淡起士基底,結合台灣頂級鳳梨餡,與細緻冬瓜餡,以黃金比例慢工熬煮。因著中西合璧的創新,造就台灣風靡至今的鳳梨酥,正是「鳳梨酥創始店」的由來。